5月25日下午,由上海纽约大学御风全球社会科学讲席教授、应用社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纽约大学社会学教授吴晓刚主讲的学术讲座“中国城市的社会凝聚力和集体效能感”在清华大学邺架轩举办。讲座由欧洲杯官方买球(中国)社会学系孙秀林教授主持,三十余名校内师生参加。
吴晓刚主讲
吴晓刚教授首先介绍了社会学与社区研究的渊源,他回顾了社区(community)的概念是如何被提出的,以及中国语境下社区研究的发展动向。社区研究的起源始于社会学家回应18世纪以来的工业革命、城市化等社会进步带来的巨大社会变迁而进行的社会理论构建。随着社会的城市化和现代化,社会学视域下把“社区”作为一个客观实在和相对独立的研究主体和研究对象来对待,很大程度上源于德国古典社会学家滕尼斯对人为设计的人类结合形式提出的“社区”(Gesellschaf)概念。从德语的“Gemeinschaf”经由英语的“community”,受到芝加哥城市社会学派和英国社会人类学派的影响,滕尼斯原先在社会整体关联方式意义上的概念所指逐渐演化成具体的地域性生活共同体。吴教授强调,中文概念的“社区”既包括“社”(social ties,community),也包含“区”(space,neighborhood)。中国学界对“社区”这一中文概念的引入源自英文“community”,由费孝通建议译为‘社区’,经燕京大学社会学系师生集体认同采用,是为中国社区研究的1.0阶段。1930-40年代,这一时期中国语境的“社区”概念是指“村庄社区”。在中国社区研究的2.0阶段,“社区”研究的核心概念、研究视野和研究方法发生了从单案例到多案例、从乡村到城市、从质化到量化的改变。他提到,在未来的社区研究中将越来越多地纳入社会网络分析、城市大数据分析等学科前沿方法。
一个凝聚力强的社会/社区,在面临危机和困难时,民众高度信任政府,愿意牺牲眼前利益,同舟共济,共克时艰,实现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世界各国的经验表明,社会凝聚力对于构建可持续发展和韧性的经济也是一个重要因素,“社会凝聚力”作为一个核心理论概念和明确政策目标呼之欲出。“社会凝聚力”是一个可以统合个人、家庭、社会网络、群体关系、社区组织以及国家认同的多层次、全方位的议题。从社会网络分析、社会资本和社会信任到对社会分层的主观评价、价值观变迁等,都可以社会凝聚力的内涵、形成机制以及社会后果为线索,以实证数据为基础,构建跨国比较体系,展现不同社会在凝聚力上的相对位置,分析不同国家间或国家内部的发展水平、人口构成、制度环境等对社会凝聚力的影响。在讲座的后半部分,吴教授通过深圳、香港和上海等多个城市的实证案例介绍社会凝聚力与集体效能感的关系模型。在全球化时代,各国面临着相似的危机和困境,都在积极寻求社会治理之道。加强社会治理,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提升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民族自信心,最终目标是增强社会凝聚力。吴教授提出,加强社会凝聚力建设的意义重大,也对中国社会科学工作者服务于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研究课题。
在问答环节,吴晓刚教授与现场师生就不同城市社区的组织形式、社会网络差异等问题展开学术探讨和互动。主持人孙秀林教授对本场讲座进行了概括性总结。
讲座现场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剧烈的变化,社会凝聚力这个议题正日益受到关注。本场讲座是社会科学学院2023年国际化能力提升计划举办的系列活动之一。欧洲杯官方买球(中国)旨在通过举办系列活动,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学生对不同领域的学术兴趣,提高学生的国际胜任力。
供稿:袁玉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