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务实心系民生,师恩如父终生难忘
——纪念我的恩师李强老师
陈振华
(人大社会学系97(本),清华社会学系01(硕),2014(博), 现供职于清华大学中国城市研究院)
廿六年师恩浩荡,泪噙双目,谨以此文纪念我的恩师李强教授。
一、枕冬寒恩师突逝 忆往昔雨露常沐
这个冬天恩师李强教授突然离世,对我不啻是惊天噩耗。虽然这几年我知道他身体状况不太好,但总觉得以现在的医疗水平,李老师起码还能关心教诲我们十年二十年。也因此产生误判,导致很多事情未做,现在已后悔莫及。
这一年中李老师多次和我电话讨论问题,我本应早日去当面拜访他,但就是拖着,一来他的身体免疫力弱应该避免打扰;二来其实是我自己觉得距离很近,总有时间。当听闻李老师病重,12月7号海辉叫上我一起去医院时,病床上的李老师状态已不复如初。师母让我大声叫几声吧,我就大声的喊,但被病魔控制的李老师也只能微微地睁开眼睛。从病房出来以后郑路老师和我们介绍起医疗方案,我还抱有最好的期望,不想12号在凛冽寒风中的出差路上,即接到恩师去世的噩耗。
李老师在清华讲堂
1996年,中专毕业的我,在中国青年报上读了李老师的文章,萌生了重上大学的愿望,第一志愿报考了人民大学社会学专业。本科毕业以后,李老师已调到清华大学复建社会学系,我也追随他来到清华读硕士。在李老师的众多学生中,我是很幸运的。因为硕士毕业后在清华规划院工作了很多年,2001-2017中的大部分年头都时常参加李老师的一些研究课题与项目,从农民工、流动人口到基层治理,从旧城改造到城镇化问题,得到李老师全方面的学术指导和培训,深受老师雨露恩泽。
2004年2001级硕士毕业照(陈振华、张海辉等)
二、研究著作高等身 学科建设富远见
李老师对中国社会学的贡献是多领域和开创性的,学术界已有公论与共识,不用赘述。在人民大学的时候,他就已经是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研究领域的顶尖学者,他写的《中国大陆的贫富差别》(1989)、《当代中国社会分层与流动》(1993)成为我们必读的专业书籍。在复建清华社会学系之后,李老师很有前瞻性的在清华引入了医学社会学分支,以及和建筑学院进行学科交叉融合的尝试,开展城市社会学研究。2001-2004年我读硕士期间,课题组内肖林、我、张海辉、吴春等我们几个人一起参加了和建筑学院合作的什刹海旧城改造课题,那个时候我们每周都会开上一到两次课题会,也因此和建筑学院的左川老师、张杰老师、边兰春老师能频繁近距离的讨论交流。后来社会学系与建筑学院的交流日益紧密,刘佳燕、陈宇琳、葛天任、高天等很多规划建筑专业的学生也加入到李老师门下,而我和彭剑波后来也进入了清华同衡规划院工作。这在当时国内社会学专业可以说是很少见的。当然后来我们也渐渐知道,国外的城市规划和社会学联系本来就很紧密,比如著名社会学家曼纽尔·卡斯特,很多社会学的理论也引起规划圈的关注。
2014年,李老师已经超过60岁的退休年龄,然而他仍然开启了“新清河实验”,因为他觉得扎根基层,才能了解社会的真问题,他推动“参与式规划”,践行社会学的精神,以点滴努力改良社会。今天,城市规划也越来越重视社会研究,“新清河实验”成为了社区建设、社会治理和社区规划的一个经典案例。全国越来越多的城市推动社区营造、社区规划。城市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中也越来越重视基层治理与居民参与。今天我们回头再看,不免惊叹与敬佩李老师20余年前的远见卓识。
三、纵深社科鲜为界 贯通古今大先生
李老师的学识学问十分鲜见的渊博。即便作为跟随李老师多年的学生,除了那些大家耳熟能详的他的研究领域、论文和专著,其实我们并不知道他知识的边界到了哪儿。
李老师的部分出版专著
记得2006年时,我们和李老师去成都做课题调研时,当地很多人士听说李老师的大名要来一睹李老师的风采。一位人士或许有点故意刁难的意味,说李老师您是我们中国最顶尖的学者和大师,今天我们不让您讲您平时研究的东西,就随意出一个题目请您给我们讲讲,您看如何。李老师只是很平易近人地微微一笑,没有任何不悦之情,说那您请说吧。那位人士就说我们想请您讲讲中国的政治传统和当今现实。我和肖林等我们几个学生一听这个题目,心里不仅有些隐隐不满。李老师平素研究社会学,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好像不曾专门研究政治学呢,这不是故意为难么。谁知道李老师接过题目稍一停顿说,好,那我就给大家讲讲个人见解吧。李老师于是娓娓道来,从秦汉到隋唐“君相二元制”,直到对当下政治体制和现实的看法,当时我们听到完全入神,以至于后来已不知道到底讲了多长时间,李老师渊博的学识震惊了自诩对老师很了解的我们几个学生。会后我们也曾问提问的那个人,李老师是搞社会学研究的,你们偏要他讲政治,是什么意思呢?那个人给我说,李老师这样的大家,我们这样一激确实有不太礼貌之处,但是才更让他展现出他无比深厚的学术素养呢。我们一想可能也不无道理。
四、沉心中国真问题 实证社会唯绳墨
李老师特别重视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他总说“我们要面对中国社会现实的真问题”,真问题从哪儿来呢?他特别强调社会学是一门实证科学。跟老师学习的时光里,我其实特别感怀的是李老师经常亲自和我们一起去实地调研。据师兄们回忆,早年交通不便的时候,为了做调研,李老师甚至带着学生坐火车,坐汽车,坐马车,又步行翻了两座山,才到达偏远的调研点完成社会调查。而我们读书的时候,李老师也总和我们一起去城中村、棚户区、乡村田野,拿起一份访谈提纲或者调查问卷开始社会调查。再到后来,例如2014年以后“新清河实验”时,即使他已经成为资深教授,名满天下,蜚声海内外,即使他已经非常忙碌、年龄渐长、体力不及以前,他仍然坚持去社区入户调研。所以我们听李老师讲课做报告,总会觉得特别接地气和真实,他无论讲到多么复杂的社会问题,都会娓娓道来生动地讲述那些鲜活的案例和个人,一下子让枯燥的理论问题变得鲜活起来。
2003年,李老师与我们一起乡村社会调查(陈振华、张海辉、吴春)
李老师调研照片
我上本科的时候有一段时间比较喜欢于政治哲学,不免觉得调研这些有点琐碎。但后来才发现,有很多“主义”的理论假设就不符合实际,问题预设更不是真实的,社会现实才是最丰富、最真实、最鲜活的;一个最微小的案例往往也是社会的投影和社会变迁的烙印。最近我的同学朱万文也写了一篇纪念李老师的文章,他说“即便离开大学校园20多年,我愈发感觉到李强老师一贯倡导和坚持的社会学实证调查研究,对我们国家和社会太重要了。我们社会上的理论研究太多,唯上不唯下,务虚不务实,大圈套小圈,一代接一代,推陈又出新,反正就是循环论证,废话连篇,脚不沾地,不系民生。”我深以为然,我们这个国家自古以来的传统有点重视思辨而不是实证和科学精神。再加上某些行政权力的干扰,真有一些人“唯上不唯下”,误国又误民。所以李老师倡导的面对社会现实、求真务实的精神是尤为可贵的。
五、 民生疾苦为己任 人本研究显初心
李老师的研究从来都是将民生疾苦放在最核心的位置。改革开放以来,一代又一代农民工为中国经济腾飞和城市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与牺牲。而李老师很早就一直致力于农民工的研究,并且为农民工的待遇、地位疾呼。他提出农民工是具有相当工艺水平的技术工人,应该给予他们上升渠道。为此他提出应该恢复“八级工”制度,给予农民工技术认证与社会尊重。
2017年人文清华讲堂
李老师对贫困地区和弱势群体一直心怀惦念。我记得有一次和他调研从山区乡村归来,再回到夕阳余晖里金碧辉煌的首都机场,听到他轻声喃喃自语了一句,如果我们中国,所有地方都这么发达现代就好了。当时那个场景下李老师发自肺腑的心系苍生的表述,对学生们的言传身教和灵魂触动,至今我都很难用文字描述出来。而李老师在做“新清河实验”时,还给清河地区老年人残疾人赠送了智能穿戴产品。
2013年社会学年会与李老师合影
2012年在规划院工作的我,因为一些机缘正在研究土地制度、城乡统筹和城镇化的一些问题,李老师叫我回来参加徐匡迪院士主持的《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与模式》课题研究,我和李老师讨论到土地财政模式下,地方政府“要地不要人”的现象。李老师鲜明地提出应该把“人的城镇化”作为核心,而不是土地城镇化的模式,他说“人的城镇化”应该包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文明素质和权利保障的转变。后来鉴于中国作为一个广域巨型国家和社会的特点,通过调研和观察,他又提出了“就近城镇化”和“就地城镇化”的观点。这些学术观点其实和1990年代开始他对农民工这一个群体的关注是一脉相承的。他始终把对普通人的关心,对民生的关怀放在最核心的位置。李老师始终说,社会科学研究不是只为一小撮人利益服务,而是为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服务的工作。所以后来我再回看到李老师在人文清华论坛的演讲中提到“一个社会应该给老百姓创造更多机会”时,特别有感触。
六、 行直无私真君子 文以载道士大夫
有些朋友问我,社会学是研究什么?我说好多呢,从社会行为、社会结构到社会变迁。社会学能赚钱么?我说我们专业有过不少牛人,比如刘强东师兄,但客观来说社会学研究、社会工作这些不太赚钱。但是我知道,一个社会,总是需要有人去关注和支持社会弱势群体,去关心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与命运,去思考如何创建并维护一个公平公正、充满机会的社会。宋代大儒张载说,知识分子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我觉得另外三句话可能有点大,但是在李老师的研究里、文章里、演讲里,我都能感受到“为生民立命”关注民生疾苦的情怀。不管社会如何变化,我们都太需要李老师这样的社会学家,他们守护着我们社会的基础与底线。
我也比较喜欢历史。环顾全球,我们华夏民族是比较特别的,五千年文明延续至今,是什么让我们历经劫难而又生生不息呢?从李老师身上,我看到和感受到了中国士大夫、知识分子的精神与价值,这些精神在一本一本的史册里,在一代一代的学人里,在流传后世的文章里,在口口相传的人心里。而在我写这一篇缅怀短文之际,又惊闻法学界江平老师的离世。我想,正因为有一个又一个、一批又一批李老师、江平老师这样的学者,我们的社会即使一时暗淡,我们的国家即使仍不完美,但仍然会持续地进步向前。
七、巍巍然关爱如父 谦谦然温润如玉
李老师特别关心和照顾学生。2004年硕士毕业,李老师曾问我:“振华,你继续念博士么?”,但因家庭经济原因我已很难再继续安心读博了,李老师也很宽容,说那先工作也挺好。当我正在为去哪儿工作徘徊的时候,李老师在去南宁出差的路上还不忘向尹稚老师推荐了我,实际上当时的规划工作以空间规划设计为主,和社会学专业还是有比较大的跨度。如果不是李老师的推荐与鼓励,以及尹稚老师及规划院领导的宽待与接纳,我大约也不会“转行”踏入了规划工作领域,以至于后来有规划院的同事开玩笑说我是一个奇迹。而李老师对学生的任何选择都尽可能地给与帮助和支持。硕士毕业时我还考过建设部和国资委的公务员,进入了最后的面试环节,但是自己是否适宜这些岗位不太理解,李老师也通过自己的关系帮我打听并给出了中肯的建议。2017年我打算跳槽到地产公司去,跟李老师汇报,李老师了解了以后说出去见识见识也好,能增加一些新的能力和本领。而当我向李老师汇报起在地产工作中观察的社会现象时,李老师赞许地说”振华,你在规划行业多年,现在又了解地产的运作过程,这个是很难得的经历,应该把它写出来”。但是我很惭愧有很多东西自己一忙也没能写成论文发表。后来我回到清华中国城市研究院,李老师也勉励我说,在这个地方你可以多做一些于国家与社会有贡献的事情。李老师专注于学术,但他也充分理解我们这些贫寒子弟“为稻粱谋”的世俗生活需求,只是鼓励我们无论从事什么工作与职业,都要从正面去贡献于社会,而不是做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可以说,我的路上李老师一直在给予关心、支持与帮助。因为和同门师兄弟姐妹交往比较多的缘故,其实我知道李老师对很多学生都是这样,竭尽所能,关怀备至。
李老师把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献给了学术和学生。他身兼多职,事务繁忙,但和我们学生在一起的时间似乎从未表现出忙碌,没有哪一次谈话或者交流限定时间或者催促我们提前结束。有时和李老师打电话一聊就是半个小时、一个小时仍然意犹未尽。有一次师门聚会师母和然然也来参加,大家发完言了以后,然然也动情地说,“以前不知道我的父亲天天在外面忙忙碌碌忙些啥,觉得他回家的时间少了,现在我终于理解了他忙了什么”。
李老师特别包容,待人如沐春风。李老师总是说每一个人都有他的长处,每一个学生都有独特的特点。因此他很少拒绝人。我们甚至觉得他有时过于宽容。也因此,李老师的性格总是云淡风轻,很少见到他生气和发急。前几年我们师兄弟姐妹搞聚会联欢,大家想到一个节目,模仿李老师平时的口头禅,结果很多人都想到经典的一句“不要急、不着急、慢慢来”。
李老师善于团结各个学派,海纳百川。李老师在清华社科当了二十年的院长,其实他早想退下来。但我们知道学校为什么一直让他担着,很少有人像他这样,海纳百川,不同的学术流派、不同的立场观点,都能团结和凝聚在他周围。他对人总是这样温和的笑容,耐心倾听他人说话。谦谦君子、一代儒师,其实我很好奇,是什么让李老师一直有着“明月照大江、清风拂山岗”的从容,是他源于知识分子的家庭传承,还是北大荒知青的岁月沉淀,又或者是洞悉社会的通透。
八、 强学会血脉长续 社会学价值永承
李老师为我们这些学生创建了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强学会”,人数众多、各行各业。强学会每年聚会1-2次,大家说说近况,李老师给大家讲讲看法。这可谓是我们师门学的盛会,让我们即使在毕业后也能继续接受李老师的指导和教诲,行正以致远,如血脉一样开枝散叶。
2016年李老师、师母与我们学生聚会
李老师把社会学的精神价值传递给了我们每一个学生和周围的人。我当过工人,做过媒体,干过规划,搞过地产,在北京读书和工作久了,见识和接触到各行各业的人士,对比起来我越发觉得社会学人还是有着一些不同的特性,尤其是越多受到李老师影响的,这一点就更明显。当然每个行业每个专业都在发挥自身的价值为社会做出各自的贡献,但是社会学让我们更多理解和关注到不同的阶层、个体与他们的生活,所以自然地关心弱者、关注社会的公正正义。一个例子是京东,我和刘强东师兄没有交集,但是与一些通过数字化手段和变相劳动合同剥削压榨骑手的互联网企业不同,京东对品质的注重,对快递员工社会保障的重视,我觉得多少与东哥的出身和社会学熏陶有点关系。更不用说现在在社会学研究和相关工作领域的同学、师兄弟姐妹们。从他们身上,我总能感受到一些对于社会的特别关注。而这种情怀甚至于离开社会学专业去从事别的工作的同学们。记得有一件小事,2004年我们参加李老师组织的什刹海旧城改造调研,一位即将毕业的师妹,在认真地写完了旧城居民的访谈和调研总结笔记后,最后写到“社会学呀,可惜我就要毕业了”,字里行间里,充满了眷念和不舍,让我和肖林读了都很受触动。我们也知道,不是每一个读过社会学的同学还能一直研究社会学,但有些东西会流淌在我们的血液里。
李老师的崇高声望让学生受益良多,也给学生永远正直做人的强大动力。工作场合我也经常被领导介绍,这是李强老师的学生、李强教授的博士……这些时候我既感到骄傲和荣光,又感受到一种压力和鞭策,唯恐事情没做好,有辱师名。在跨行进入规划行业的最初几年,就不免有这种困惑,老师总是让我坚持坚持。所幸后来终于找到一些思路,在清华规划院负责的一些规划项目,能获得各方好评。这里面离不开规划同事的支持,而我自己其实就做了一点点工作,把城市如何服务人、吸引人作为一个思考的重点,把空间规划与社会人文结合起来,这正是因为李老师的影响。李老师有时夸我,“振华很聪明”,我就觉得脸红和惭愧,没有能继承李老师的学术。只能谨记老师的教诲,做一个正直的人,无论做什么,贡献于社会;无论在哪儿,关心和帮助弱势群体。
2023年12月16日送别李老师
九、 后记
李老师走的这些天北京正值寒冬、大雪纷飞,我不知道是否苍天有感、天地同悲于吾师的离去。15日从长沙辗转武汉回京的路上,回忆起李老师的点滴、李老师的精神,千言万语涌入心间,忍不住泪湿眼眶。写下这篇文字初稿之后又总觉还有遗憾。
我想,老师在天之灵更希望看到我们这些学生们,能继承他的精神,点滴努力,如一砖一瓦,如星星之火,让这个国家、这个社会变得越来越好。
谨以此文缅怀李老师,您的思想精神和人格魅力,将永远照亮我们人生的前行道路!